2019年不僅是制藥機械企業寒冬乍暖的新發展階段,更是行業迎來舊產業淘汰、新產業發展的轉折大年。業內表示,“企業應該轉變以前靠資本發展的觀念,要更加注重技術,比拼‘真功夫’”。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因起步晚、技術薄弱等原因,起初涉及該領域的廠家寥寥無幾,只有個位數,而且這批起頭的廠家基本靠仿制、拷貝技術為主,研制出的設備與進口設備實力難以抗衡。
近年來,隨著國內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藥品需求擴大,制藥行業得以迅速發展,與藥品生產相關的制藥機械設備也獲得商機。
據悉,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在全球醫藥市場的占比已達11%,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業內預計,2019 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全球占比提升至14%,超過歐洲五國總和,僅次于美國。
在龐大的市場蛋糕“誘惑”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制藥機械設備廠家建立,不少企業跑馬圈地加入設備生產大軍。根據粗略估計,我國制藥機械設備企業如今約有近7000家。且因國產制藥機械設備價格低、維修方便等優勢,基本能夠滿足國內制藥市場的需求,未來成長空間大。
但從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的整體水平來看,如今市場規模雖然龐大,產品性能也有所提升,但總的成績主要還是靠資本大量投入硬砸出來的。
“近年來,國內藥企競爭激烈,隨著新藥審批審評提速,上市速度加快,對于制藥裝備的需求以及靈活性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某個與藥企保持密切聯系的制藥機械設備企業老總如是說道。
他還指出,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雖然與過去相比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行業競爭惡性循環,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之間長期處于低水平、重復生產階段,并且以越來越低的價格進行競爭,拖低了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據悉,為了應對同行低價競爭的局面,該企業選擇轉向技術創新,加大對研發創新和研發團隊的投入,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技術,不斷豐富產品線,以新品先發優勢維持高價高水平競爭。
在越來越趨嚴的環保高壓下,我國傳統、落后的制藥機械設備也面臨淘汰、改進的局面,未來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
同時,隨著國內制藥設備相關標準的建立和完善,預計未來我國制藥設備企業的技術壁壘將更高,這也要求國內的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需要對技術更加重視,不斷創新與突破,才能在未來市場上贏得主動權。
整體來看,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隨著新藥研發的放開、“帶量采購”等制藥方面工作的推進,規模正在不斷壯大。業內數據顯示,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市場規模近年來一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2018年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50億元,可見其市場前景可觀,企業迎來更多的發展契機和挑戰。。
另外,在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下,我國部分具有實力的龍頭企業產品技術也能從簡單仿制到合作開發和自主創新研發,行業的研發能力正在不斷提升,相信在此背景下的國產制藥機械設備企業能夠抓住機會,提高自身技術,修煉好內功,以一身“真功夫”打開國內外市場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