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是關于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并不斷完善。其中,在制藥機械設備行業中,隨著市場競爭激烈,知識產權也顯得愈來愈重要。曾經有制藥機械企業出現了部分產品專利侵權,被索取訴訟費的現象,錯失了騰飛的機遇。
“過去,我們已經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嘗過苦頭了。知識產權這門課,再也不能缺失或落下!”該制藥機械企業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圍繞核心產品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專利布局。同時還與第三方專利公司合作,對公司產品進行全球專利檢索,為產品出口海外市場做好準備。
業內表示,我國的制藥機械行業起步晚,技術薄弱,創新能力不夠,且知識產權意識亟待提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國產制藥機械行業未來出路。
當前,有藥機龍頭企業在堅持創新的同時,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建設,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防止無形資產流失、提高知識產權收益。例如,通過成立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下設專職知識產權工作人員,通過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逐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截止2017年12月,該公司已主動發起專利維權3起,均取得了較好的專利保護成效。且累計申請專利1530余件,累計授權專利14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2件。
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類型,制藥機械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專利布局。
其中,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對于制藥機械企業而言,對于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對于一般性的創新改進,可以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即使是在制藥機械設備的外觀上做出了獨特的新設計,也完全可以申請外觀專利。
例如,有制藥機械企業將粉體技術與傳統中醫藥相結合,圍繞中藥應用提出“細胞破壁”概念,為實現中藥超微粉碎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申請了以細胞破壁微粉碎技術為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
大德藥機還通過技術人員和相關配套廠家的不斷努力,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結構的超微粉碎機,用于對農藥、食品醫藥原料、電子漿料、陶瓷粉末、磁性材料、稀土材料等作高效、潔凈和經濟的分散和研磨。且該款超微粉碎機與傳統的研磨機相比,該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韌性、低磨耗、高效率等優勢,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